国家提供的保险类型及其覆盖范围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家提供的保险是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保险制度由国家主导实施,具有法定强制性、普惠性和共济性特征。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介绍我国现行的国家保险类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大类社会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险项目。
一、基本社会保险体系
1. 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个体系。前者面向就业人群,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后者覆盖16岁以上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2. 基本医疗保险: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职工医保覆盖就业人口,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居民医保整合了原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非就业人群,各级财政给予人均补助。
3. 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参保职工失业后可领取最长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享受医保代缴、职业培训等配套服务。
二、职业风险保障类保险
1. 工伤保险:完全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涵盖医疗费用、伤残补助、工亡待遇等项目。
2. 生育保险:2019年起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津贴。部分地区已将参保范围扩大到职工未就业配偶。
三、补充性保险项目
1.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对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起付标准原则上为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报销比例不低于60%。
2. 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在全国49个城市试点,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保障,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建立全国统一制度。
四、特殊群体保障保险
1. 退役军人保障:包括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等,实现军地保险关系无缝衔接。
2. 公务员医疗补助: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对国家公务员实行的补充医疗保障,报销比例较普通职工更高。
五、常见问题解答
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哪些国家保险?
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大病保险保障。部分地区已试点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工社保范围。
社保和新农合有什么区别?
新农合已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共同构成基本医保体系。主要区别在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三个方面,职工医保缴费较高但报销比例也更高。
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参保情况?
可通过以下渠道查询:①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②使用"电子社保卡"小程序;③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柜台查询;④拨打12333社保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