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上市时间及历程解析
云从科技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AI四小龙"之一,其上市进程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梳理云从科技的上市时间线、上市地点选择、估值变化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其上市背后的战略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云从科技上市时间点;上市历程回顾;上市地点选择分析;上市后表现与估值变化;云从科技的业务布局;上市对AI行业的影响。
一、云从科技具体上市时间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27)于2022年5月27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该公司成为首个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AI四小龙"企业,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资本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二、上市历程回顾
云从科技的上市之路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上市筹备期(2020年):2020年8月18日,云从科技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上市流程。
2. 科创板受理(2020年12月):2020年12月3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云从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
3. 审核问询阶段:经历多轮问询回复,2021年7月20日通过上市委会议。
4. 注册获批(2022年4月):2022年4月6日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
5. 正式上市:最终于2022年5月27日完成科创板挂牌,发行价为15.37元/股。
三、上市地点选择分析
云从科技选择科创板上市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1. 政策支持: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符合云从科技的人工智能定位。
2. 估值体系:A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通常高于海外市场。
3. 业务属性:云从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内金融、安防等领域,国内上市更利于业务发展。
4. 国际环境: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国内上市规避了潜在的政策风险。
四、上市后表现与估值变化
1. 首日表现:上市首日开盘价24元,较发行价上涨56.15%,市值一度超过160亿元。
2. 当前估值:截至2023年(最新数据需更新),云从科技市值维持在百亿规模波动。
3. 业绩情况:上市后仍处于战略性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但营收保持增长态势。
4.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50%。
五、云从科技的业务布局
云从科技的三大核心业务方向:
1. 智慧金融: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AI解决方案。
2. 智慧治理:在城市管理、安防等领域的AI应用。
3. 智慧出行:机场、地铁等交通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4. 商业领域:逐步拓展零售、教育等行业的AI赋能。
六、上市对AI行业的影响
云从科技成功上市对中国AI行业具有多重意义:
1. 示范效应:证明了AI企业的商业化路径可行性。
2. 融资渠道:为AI企业提供了新的资本运作参考模式。
3. 行业规范: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提升了行业透明度。
4. 技术验证:资本市场对AI技术的价值认可。
七、常见问题解答
云从科技为什么选择科创板而不是美股或港股?
主要基于政策支持、估值优势、客户结构和国际环境四方面考虑。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更友好,同时规避了中概股在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
云从科技上市时估值是多少?
按照发行价15.37元/股计算,云从科技上市时市值约114亿元。首日开盘后市值最高超过160亿元。
云从科技上市后是否盈利?
截至最新财报,云从科技仍处于战略性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这是AI企业的普遍现象,需要持续的技术和市场投入。
云从科技的竞争对手上市情况如何?
在"AI四小龙"中,商汤科技于2021年底在港股上市;旷视科技曾多次尝试港股和科创板上市;依图科技曾申请科创板但终止审核。云从是第一家成功登陆A股的AI四小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