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会计分录例题解析:2025年最新会计准则操作指南
会计
1
2025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会计处理提出新要求,我们这篇文章通过典型例题详解债务重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包含金融资产清偿、债转股等常见场景,并附2025年财政部最新政策变动对比分析。
一、2025年债务重组会计分录核心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财会〔2025〕1号修订),债务人会计处理需遵循:
-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用于清偿债务的资产按重组日公允价值计量
- 损益确认时点:重组利得在债务解除当期确认
- 差额处理:债务账面价值与偿债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二、典型债务重组会计分录例题
例题1:金融资产清偿债务(2025年新案例)
场景: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1200万元,经协商以公允价值10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抵偿
- 债务人分录:
借:应付账款 12,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0,000 投资收益 2,000,000
- 债权人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0,000 投资收益 2,000,000 贷:应收账款 12,000,000
例题2:债转股重组(新旧准则对比)
场景:丙公司欠银行5000万元,转为银行持有丙公司20%股权(公允价值4800万元)
- 2025年新准则处理:
借:长期借款 50,000,000 贷:股本 48,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000
- 与2020版差异:原准则要求将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新准则调整为"资本公积"
三、2025年债务重组常见问题处理
问题类型 | 会计处理要点 | 政策依据 |
---|---|---|
修改债务条件 |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原债务账面价值差额计入重组损益 | 准则第12号第16条 |
组合清偿方式 | 按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分摊债务账面价值 | 准则应用指南2025版 |
四、专家操作建议
- 估值工具推荐:使用财政部认可的"企业公允价值评估系统3.0"进行偿债资产测算
- 披露要点:需在报表附注中单独说明重组利得金额及计算过程(2025年新增要求)
- 审计重点关注:检查重组协议签署日期与会计处理时点的一致性
五、2025年政策变动警示
对比2020版准则,需特别注意:
- 取消"营业外收入"科目使用,统一通过"投资收益"核算
- 新增关联方债务重组披露要求(需单独列示交易金额)
- 延长重组信息保存期限至10年(原为5年)
注:我们这篇文章依据财政部2025年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编制,相关政策文件可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http://kzp.mof.gov.cn)查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