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怎么做?2025年最新会计准则实操指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25年修订版),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损失。核心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不同类型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商誉)适用不同会计处理规则,我们这篇文章详解2025年最新标准下的实务操作要点。
2025年资产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流程
步骤一:判断减值迹象(CAS8第5条)
- 市场利率大幅提高导致折现率变化
- 资产市价当期跌幅超20%
- 资产经济绩效低于预期(如EBITDA连续3季度负增长)
步骤二:计算可收回金额(CAS8第6条)
- 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参考活跃市场报价,处置费用含法律/税费等直接成本
- 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采用税前折现率,预测期不超过5年(特殊行业可延长)
步骤三:确认减值损失(CAS8第8条)
- 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 优先冲减商誉(如有),剩余部分按账面比例分摊至资产组
六大类资产减值会计分录模板(2025版)
1.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XXX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XXX
*注:减值后折旧按新账面价值剩余年限计提,不可转回(CAS4第20条)
2.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XXX
贷:存货跌价准备 XXX
*注:可变现净值回升时可转回,但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CAS1第15条)
3.商誉减值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 XXX
贷:商誉减值准备 XXX
*注:每年必须强制测试,不可转回(CAS8第23条)
2025年资产减值处理的三大关键变化
- 折现率调整:财政部要求采用"行业基准收益率+个体风险溢价"模型
- 现金流量预测:疫情后新增"极端情境压力测试"要求
- 披露要求:单项资产减值超净资产5%需单独说明
审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1:可收回金额计算差异
→ 解决方案:使用财政部备案的估值工具(如"资产减值测算系统V3.2")
问题2:跨年度转回争议
→ 解决方案:区分资产类型,仅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业务允许转回
问题3:税务调整分歧
→ 解决方案: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4年第28号》准备"资产减值纳税调整明细表"
专家推荐的资产减值管理工具
-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提供最新政策解读与案例库
- Wind/同花顺iFinD:获取行业可比数据与折现率参数
- SAP FICO模块:自动触发减值测试工作流(需配置CAS8规则引擎)
注:我们这篇文章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财会〔2025〕1号)编写,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重大资产重组等特殊交易需参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特别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