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有哪些?5大易混淆文件类型解析
当财务人员整理凭证时,常会困惑"这些文件到底该不该归档?"。去年我们审计某制造企业时,发现其误将采购意向书纳入会计档案,导致后来税务核查产生争议。这篇文章将为您厘清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有的5大文件类型,并附上鉴别对照表,帮您规避90%的归档错误。
如何区分会计档案和非会计档案?
据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23修订版规定,会计档案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直接形成于会计核算过程,且具有法律效力。下方对比表列出常见文件归属:
传统归档做法 | 正确处理方式 |
---|---|
采购部门提供的报价单 | 仅保留最终生效的采购合同 |
报销时附的会议通知 | 只需保留发票+审批单 |
小企业最容易误存的3类文件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高频误存项:
1. 内部审批流程单:比如差旅申请单,实际只需保存审批通过的费用报销单
2. 银行促销资料:理财产品说明书不属于原始凭证,但回单必须保存
3. 物流追踪记录:除非涉及进口关税核算,否则只需保留运费发票
电子文档归档的新误区
随着数字化转型,新的混淆点出现:
• 微信聊天记录(需转为正式验收报告才具法律效力)
• 电子签名草稿(最终加密PDF版本才是正本)
• 扫描件原件(根据《电子文件归档规范》,需保留原生电子文件)
会计档案 vs 审计档案的区别
很多财务人员分不清这两者:
• 审计工作底稿(包含询证函等)属于事务所档案
• 银行对账单(与企业账务核对)才属会计档案
• 两者保存期限不同,后者通常需保存10-30年
上海地区特殊规定要注意
我们发现上海税务局特别关注:
1. 跨区经营备案表(不属于会计凭证)
2. 社保基数确认单(应归入人事档案)
3. 进出口核销单(已取消但仍需单独保存5年)
常见问题解答
Q:合同审批稿需要归档吗?
A:不需要,仅最终签署版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注意版本控制记录应随合同正本保存。
Q:作废的发票怎么处理?
A:虽然不属于有效会计档案,但必须加盖作废章单独保存备查,不可直接销毁。